1.防止食物細菌污染
食物在加工、儲存、運輸、銷售和消費過程中都會受到細菌的污染,為減少食品的細菌污染,應注意:
(1)重視企業環境衛生:在企業選址時,首先要考慮環境衛生狀況,如水源、風向、污水和廢物處理等潛在污染源。例如,廠房要配備空氣過濾設備,車間門窗應有防蠅裝置,進出口處應設有手、鞋、工服及運輸車輛等的清洗消毒設備。
(2)降低生產過程中的污染:食品生產過程是食源性細菌污染的主要途徑,為了減少食品中細菌的污染,應采取合理的生產工藝,盡可能縮短生產流程,盡量實現生產的連續、自動化、密閉化。
(3)注意食品儲存的衛生:及時清洗和清除儲存食物或半成品的容器,定期進行消毒以保持清潔,維持低溫、通風、干燥的儲存環境,有條件的企業可采用冷庫貯存。應注意代、素、生、熟、制成品和半成品分開存放,分開存放,避免食品交叉污染。產品應該盡快包裝,以防止食品污染污染。
(4)避免銷售過程的污染:銷售部門應根據銷售情況進貨,防止產品積壓,不要銷售超過保質期的食品,不要用工具銷售無包裝食品,避免用手直接接觸食品。
(5)保持從業人員的清潔衛生:食品從業人員應嚴格遵守衛生制度,做好個人日常衛生工作。對從業人員要定期進行健康檢查,發現有傳染性疾病的職工應立即調離崗位。從業者應通過攝取適當的營養和清潔身體來維持健康,一旦生病,則應在工作前向主管報告其病情,以便調整工作崗位,防止食物污染。注意衛生習慣,勤洗澡、勤洗頭、勤剪指甲、勤換內褲和工作服,在制作食品時要戴帽子或發網。對排泄物、廢物及其它污染物質的處理、生肉或奶制品的處理、接觸現金、吸煙、咳嗽、打噴嚏等進行清潔。